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今天,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历史?

来源:新课程研究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11-05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来源 | 《人民论坛》杂志人民论坛网(rmltwz) 转载请注明来源 重视历史、研究历史、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。 历史典籍有很多类别,如哲学、文化、经济、


来源 | 《人民论坛》杂志人民论坛网(rmltwz)

转载请注明来源

重视历史、研究历史、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。


历史典籍有很多类别,如哲学、文化、经济、社会、医学、政治等,读者可结合自身兴趣,或者工作需要,选择某一类或方面的史书进行针对性的阅读。当然,即使选择某一方面的史书,其实也是数量繁多。这就需要我们在这一类史书中选择经典进行阅读,以点带面,最大限度地了解某一方面的历史史实与经验教训。同时,带着需要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和阅读那些经过历史检验、闪耀思想光芒的经典,不仅可以有效掌握历史知识,也能以史为鉴,进而增长才干与智慧。

史学经典一般都是作者经过多年深思熟虑、反复修改而成书,且经过了历史的检验和洗涤,具有广泛影响力。比如读者要想了解上古夏商周三代的历史,那么最早的官方档案史籍《尚书》便是很好的选择。再如,想比较系统地了解汉代以前的历史,可以选择读《史记》。《史记》被鲁迅称为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,在史学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。又如,想要了解更多古代治国理政的思想智慧,可以阅读《资治通鉴》,等等。通过针对性阅读,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,集中精力从史书中寻找答案、提取有用的信息。否则,漫无边际的泛读,尽管可以做到博览群书,但是所掌握到的信息往往支零破碎、浮泛不精。

我们对于以往历史的了解主要是基于史书,而古今中外的史书,实际上都是作者思想的展现,深受作者史学素养、价值观的影响,更有那个时代思想观念的烙印,如此便容易形成参差不齐的史学著述,有的甚至还会故意歪曲掩盖历史真相。所以,我们对待史书不能一味地迷信,而是要提高鉴别能力,拥有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,如此才不会导致“尽信书,不如无书”。为了更加深入而全面地了解史书所表达的内容而获得真知,我们可以借鉴孟子“知人论世”“以意逆志”等顺逆相结合之法。

所谓“知人论世”,就是说要想了解一本书的内容与思想,一定要考察、了解作者本人的所处时代、人生经历与心理历程等等,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客观、真实的了解作者创作这部书或作品的用意及价值观所在。比如宋祁、欧阳修等人基于宋代国家治理、重建新文化体系的需要而撰写《新唐书》,该书在编纂旨趣、历史叙事、价值观等方面,与五代时期刘昫等人撰写的《旧唐书》有巨大的差异。通过“知人论世”之法,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同样是描写唐代历史的史书,差异为何如此之大。可以说,“知人论世”之法是读史必不可少的一步,也是第一步,不可不察。

另外,当我们顺着一部史书一直读下去,自然可以了解很多史实,但有的时候,我们又很容易被作者基于历史叙事所建构的历史观、历史框架及历史图景所束缚,以为当时的历史就是这样。实际上,真实的历史是流动的、动态的,永远不可能恢复,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史学家的历史。所以,需要我们通过“以意逆志”的方法来反观作者之意与历史叙事,从而形成与史书作者的“对话”。也就是说,每看完一部分历史史实,我们都要跳出字词、章句的束缚,从自身的感悟、知识的储备以及思想观念出发,深入洞察、思考史书创作的意图、历史史实及价值判断等,从而形成对历史更为客观的认知与把握。

“以意逆志”实际上就是通过逆向思维,基于读者自身的认知、感悟及价值观来反观历史,冷静地思考历史,从而形成一种更为高远的角度来与史家及史书形成对话,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真实的历史史实。毕竟,史书都存在着“成见”与“格式”,比如中国古代的史书编纂、叙事都深受孔子《春秋》笔法的影响,擅长“曲笔”,很多地方比较隐晦;加上史家深受时代观念与作者编纂旨趣的影响,从而形成了历史叙事“言不尽意”“意在言外”等情形,所以读者就要从自身的积累、感悟及当下的需要出发,反观作者及史书本意,逆向思考,通过“对话”式的思考,对史书内容、思想有更加深刻而全面的认知与心得体会。


读史并非易事,就某一类史书而言,既要考虑到这一类史书的整体性,也要考虑到每一部史书的特点及内容。即使就一本书而言,我们既需要宏观地考察作者及其时代背景、成书过程、叙事特点、思想倾向等,也要从微观角度了解具体的历史史实;宏观与微观的结合,是我们选择阅读史书及具体内容的基本方法之一。

文章来源:《新课程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xkcyjzzs.cn/zonghexinwen/2021/1105/1200.html



上一篇:顿悟,才是真正的学习
下一篇:艺术科技相融合 专家探讨新文科背景下的实验教

新课程研究投稿 | 新课程研究编辑部| 新课程研究版面费 | 新课程研究论文发表 | 新课程研究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新课程研究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