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指南
一、稿件要求: 1、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、购买体验、性能详析等文章。要求稿件论点中立,论述详实,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。文章体裁不限,字数不限。 2、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(*.txt)。如果是文本文件,请注明插图位置。插图应清晰可辨,可保存为*.jpg、*.gif格式。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,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,而将插图另存,并注明插图位置。 3、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,最好压缩后发送。 4、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。例如句号为。而不是.。 5、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(真实姓名、笔名)、详细地址、邮编、联系电话、E-mail地址等,以便联系。 6、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。 7、我们对有一稿多投、剽窃或抄袭行为者,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、经济责任的权利。 二、投稿方式: 1、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。 2、 编译的稿件,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。 3、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、稿件著作权: 1、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,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,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。 2、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,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。 3、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、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。 4、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,即不允许一稿多投。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,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。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。 5、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、复制、摘编、表演、播放、展览、发行、摄制电影、电视、录像制品、录制录音制品、制作数字化制品、改编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,以及出版、许可其他媒体、网站及单位转载、摘编、播放、录制、翻译、注释、编辑、改编、摄制。 6、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,未经我方许可,任何网站、媒体、组织不得转载、摘编其作品。

今天,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历史?(2)

来源:新课程研究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1-11-05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对于具体的某一部古代史书及历史史实,我们还需要运用比较式的阅读方法,而非轻信单一史书的记载。比如同样都是记载五代十国的历史,却在二十四史

对于具体的某一部古代史书及历史史实,我们还需要运用比较式的阅读方法,而非轻信单一史书的记载。比如同样都是记载五代十国的历史,却在二十四史之中出现了两部正史:薛居正《旧五代史》、欧阳修《新五代史》。我们就不能局限于其中一部的记载。当我们通过比较阅读,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在编纂旨趣、历史叙事、价值判断等方面差异如此之大。怎么办呢?我们先通过比较考察的方法,了解其缘由:宋代初年的薛居正主持编纂《旧五代史》,基本上就是延续唐代官修史书的传统、历史叙事平铺直叙、评价缺乏主见;北宋中期的欧阳修撰写《新五代史》,主要是为了通过历史叙事来建立新的价值体系,思想性非常强。不仅如此,对于一些具体的人事记载与评价,两部史书的差异也非常大,比如《旧五代史》高度评价了五代时期的不倒翁宰相冯道,认为他“道之履行,郁有古人之风;道之宇量,深得大臣之体”,而《新五代史》则斥责他为缺乏忠义、无廉耻之人。通过这两部书的比对阅读,我们就会相对客观地看待这段历史,对五代十国的历史也有更加客观的认知。又如,同样记载三国初期历史的《三国志》《后汉书》,对于当时曹操僭越为丞相一事的记载存在很大差异,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帝纪》记载云:“天子以公为丞相”,意思是说汉献帝将曹操任命为丞相;同样的史实在《后汉书·献帝纪》中则记载为:“曹操自为丞相。”也就是说,曹操自己担任丞相,只不过迫使汉献帝承认罢了。我们通过两部史书作者及编纂背景的比较,就会明了《后汉书》的作者范晔远离三国、不太受当时政治影响,反而更能客观记载历史史实。

总之,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,既从整体上把握史书及史实,也从微观出发来考察史实的客观真实性,同时注意比较式的阅读,从而获得真知。不仅如此,宏观、微观有机结合,使我们既可以从历时性角度来分析总结历史规律、特点及历史得失、经验教训,也可以更加深入地掌握具体的历史史实及其思想内涵,从而感悟更多新知。


我们在选择了需要阅读的经典史书之外,也须就某一方面的问题展开广泛阅读,如此才能尽可能接近历史的本来面目,掌握更为深入的历史规律。这就需要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广泛阅读,甚至是古今中外的相关史书都要争取翻阅下。1941年,毛泽东同志在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一文中强调:“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,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;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,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。”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通过读史来获取古今中外革命的经验教训,以便更好地指导中国革命。在全球化的今天,我们更需要广泛涉猎,最大限度地了解古今中外在某一方面的发展历史、现状及未来,以便更好地指导我们工作生活与社会实践。当然,广泛阅读并不等于面面俱到,而是结合个人需要与兴趣,有选择性的大量阅读,可采取跳读、浏览、泛读等,以便更充分地了解某一方面的史实。

我们读史书并不仅仅是为了了解更多的历史史实,而是要把握其精神与思想,如王安石《读史》一诗中所言:“糟粕所传非粹美,丹青难写是精神。区区岂尽高贤意,独守千秋纸上尘。”在他看来,历史流传下来的并非都是精品,不能固守书中的记载,而是要切实了解其思想精髓,这才是读书之道。这实际上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博学反约。如孟子强调博学,也更注重“反约”,他说:“博学而详说之,将以反说约也。”(《孟子·离娄下》)三国时期诸葛亮读书就喜欢“观其大略”,这其实就是博学反约之道,在泛读中撷取精华。

诚然,历史书背后的精神与思想,并非容易获得。所以,我们有时候就不得不借助相关的方法论、哲学的书去激发思维,所谓“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”。比如我们阅读中国古代政治史、文化史、生活史、民俗史、军事史等方面的历史书,为了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的思想及道理,我们有时候需要借助政治学、文化学、社会史、民俗学、军事学等方面的论著辅助分析与理解,这样我们对以往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与理解。当我们将历史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,才能够获得更加深刻的思想。

反约,就是要深入思考,实现史学的价值转化。反约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史书的思想精髓,而是要将之转化为现实生活与实践的指导。这实际上就需要我们结合现实需要,实现价值的转化,这种转化不仅仅体现在我们的认知体系、人格境界方面,还要运用到我们的思维方式、价值判断、社会实践等方面。实际上,早在先秦时期,古人就察觉到阅读史书的功用所在,如《周易》所载: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,以畜其德。”就是说在商周时期,人们已经注重通过学习古圣先王的嘉言懿行,来提升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。读史要注重独立思考,获得真知,并将之与现实社会实践相结合,实现史学的经世致用的真正价值。正如鲁迅强调的读书要会实践,这样才是会读书,“专读书也有弊病,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,使所读的书活起来”。

文章来源:《新课程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xkcyjzzs.cn/zonghexinwen/2021/1105/1200.html



上一篇:顿悟,才是真正的学习
下一篇:艺术科技相融合 专家探讨新文科背景下的实验教

新课程研究投稿 | 新课程研究编辑部| 新课程研究版面费 | 新课程研究论文发表 | 新课程研究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18 《新课程研究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